圖為推著鉆機打孔的鉆爆工人。
圖為鉆爆班組。
圖為爆破組人員往鉆洞里安裝炸藥。
圖為工人在隧洞內吃午飯。
中新網內蒙古新聞5月3日電 題:引綽濟遼工程鉆爆班組:“五一”只是工程進展中的時間刻度
作者 張瑋 韓學文 梁建
“‘五一’對我們來說只是工程進展中的一個時間刻度!3日,引綽濟遼工程鉆爆班組組長李明德如是告訴記者。
引綽濟遼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“十三五”期間實施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也是內蒙古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。
內蒙古水利廳官方資料顯示,引綽濟遼工程北起興安盟扎賚特旗境內綽爾河,南至通遼市境內西遼河,2023年建成后,將緩解內蒙古東部西遼河流域嚴重缺水狀況,向沿線城市和工業園區供水,具有灌溉和發電等綜合功能。
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4月15日,引綽濟遼工程全面復工復產,進入緊張施工階段,樞紐和隧洞段控制性工程進入建設高峰期。
清晨5點鐘,穿過興安盟科右前旗察爾森鎮好田嘎查,道路盡頭便是中國水電六局引綽濟遼工程輸水隧洞施工二標項目部。此刻,項目部的廚房里,負責做早飯的工人金洪飛已經準備好熱騰騰的稀飯、饅頭。工人們陸續起床,疫情期間,他們需要將早飯帶回宿舍用餐。
7點半,施工隊伍集合,按規定測溫登記后,乘車向105米深的隧洞進發,開始一天的工作。
推著鉆機打孔、裝炸藥、爆破……這是李明德每天的工作!拔覀儚氖碌亩际歉呶9ぷ,干的活兒也很單調,每次鉆探2米多深,一干就是四五個小時,但習慣了也就沒什么!崩蠲鞯聛碜赃|寧省丹東市,從事鉆爆工作已有10年。
在地下最容易迷失時間,但饑餓感會提醒工人們時間已到中午。
臨近12點,隧洞中的幾名工人正捧著飯盒吃飯,吃飯時四川籍工人吳周從包里拿出一瓶辣椒醬,他說:“隨身裝著辣椒醬一個是因為口味習慣,另外就是由于地下潮濕,吃點辣椒可以祛濕!
12時20分,鉆爆班組的鉆探工作結束。爆破組人員從工地倉庫領取炸藥和雷管,現場核實其數量及編號,并作登記。
安全員在爆破點數百米外拉起安全警戒線。技術員、爆破員進入洞內安裝炸藥。30余分鐘后,隧洞內洞孔填裝炸藥完畢,爆破組組長段偉成將雷管的引線從洞口引出,接到一起,最后由一根引線連接到起爆器上。
“放炮啦……”13時35分,隨著警報響起,段偉成按下起爆器開關,一聲爆響打破了工區的寧靜。記者在隧洞數百米外的安全區仍然能感受到遠處爆破點的一瞬光芒,同時地上傳來一波震感,一小波氣浪和煙霧從隧洞口沖出,整個過程僅兩三秒,塵埃落定,空氣中能聞到火藥的味道。
段偉成告訴記者:“這次爆破十分成功,隧洞開挖又向前掘進了2米多!
說起爆破,李明德如數家珍。他說,鉆爆施工涉及打孔、裝藥、起爆、排險等環節!叭绻總洞裝滿藥,爆破威力太大,會把洞內巖石炸得坑坑洼洼的,震動、松動大了甚至引發塌方等風險!
記者了解到,鉆爆是隧洞開挖工程中的首要程序。引綽濟遼工程輸水隧洞施工二標項目部自開工以來,除了強降雨、雷電天氣外,這樣的鉆爆施工每天都要進行2次左右。整個隧洞鉆爆工期長達1年,鉆爆作業近1000次才能使隧洞貫通。
李明德和隊員們從隧道回到宿舍小憩,等出渣工忙完后,再接著來干第二班……就這樣,他們用每一段工程進展記錄歷史,或成為歷史紀錄。(完)